首页 > 文章详情

河南省教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赵国祥 李俊 宋晔 孔维申 罗红艳 苗学杰 祁晓 昌成明 张彦杰 韩勇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9550字
所属图书:
中国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报告(2022~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乡村发展新格局中,河南省坚持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在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宏观战略框架的基础之上,河南省乡村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迈上了新台阶、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取得了新突破、乡村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资源得到了新扩充、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了新高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水平得到了新提高、乡村学生资助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新加强。下一步,河南省将进一步探索构建教育振兴乡村与其他行业振兴乡村之间的衔接机制、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机制以及校地紧密合作新机制,实现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嵌入式”耦合。

关键词:

河南省教育发展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赵国祥: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重点学科(心理学)带头人,现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河南省委候补委员、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为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兼任教育部心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为管理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管理。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0余部,科研、教学成果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李俊:信阳师范学院校长,法学博士,教授,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省政府津贴,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省统一战线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统一战线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两项省社科重大项目。

宋晔: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河南省宏观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

孔维申:河南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处副处长。

罗红艳: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苗学杰: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

祁晓:河南省宏观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秘书,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昌成明: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张彦杰: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史。

韩勇:信阳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政策研究科科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文章目录
河南省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
  • (一)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发展新格局
  • (二)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 (三)河南省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
河南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及举措
  • (一)河南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宏观战略框架
  • (二)河南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主要战略举措
河南省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工作成效及典型案例
  • (一)河南省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工作成效及典型案例
  • (二)河南省推进教育振兴乡村工作成效及典型案例
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
  • (一)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经验总结
  • (二)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