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分析

作者:
黄颖 虞逸飞 舒欣 张琳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160页
报告字数:
99956字
所属图书:
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竞争正日益聚焦于创新带来的发展动力。以整合不同城市创新要素为代表的城市群建设逐渐成为各国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立足“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新征程,本报告选择长江中游城市群的3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学术文献和专利文献这两个重要科技信息数据源为基础,系统刻画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科技创新态势,以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发现,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呈现新局面,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突出,其中湖北省的综合科技创新能力遥遥领先。此外,尽管长江中游城市群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整体高质量发展动力不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尚未全面形成。而就科技创新合作而言,省会城市的核心地位突出,但是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不足,省际联动创新亟须寻找突破点。因此,长江中游城市群不仅需要推动各区域优势产业协同发展,促进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高质量发展格局,而且要进一步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充分发挥省会辐射作用,努力把省会优势转化为全省优势。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国际视野,继续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引方向。

关键词:

科技创新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同创新合作网络

作者简介:

黄颖: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数据智能研究院研究员,武汉大学科教管理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鲁汶大学客座研究员,全球技术挖掘虚拟论坛(GTM Forums)发起人之一,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和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担任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副主编,Foresight中国区主编,Profesional de la información等多本国际期刊编委,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ISSI)终身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文献计量、科技情报与科技评价、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荣获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青年情报科学家奖。

虞逸飞: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计量与科技管理。

舒欣: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计量与科技管理。

张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学与科技管理。

文章目录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总体态势
  •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学术创新总体态势
  •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技术创新总体态势
  •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区域特征:湖北省
  • (一)湖北省的学术创新发展态势
  • (二)湖北省的技术创新发展态势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区域特征:湖南省
  • (一)湖南省的学术创新发展态势
  • (二)湖南省的技术创新发展态势
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区域特征:江西省
  • (一)江西省的学术创新发展态势
  • (二)江西省的技术创新发展态势
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科技创新思路与政策
  • (一)深化改革全面开放,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 (二)在现有重点合作领域上,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
  • (三)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扩大错位发展空间
  • (四)发挥省会辐射作用,构建多中心协调发展格局
  • (五)创新省际联动机制,促进省际毗邻城市组团发展
  • (六)建立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