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与效能提升策略

作者:
董克 吴佳纯 向闱
出版日期:
2023年12月
报告页数:
74页
报告字数:
56039字
所属图书:
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崛起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实质是区域内政产学研多方主体协同创新的系统,通过促进城市群内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多种创新要素的合理调配,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政策不断完善、创新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协同创新呈现新格局。2013~2021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复合系统协同度均为正,平均值为0.0241,处于低度协同区间,虽然区域整体处于协同状态,但是协同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仍面临协同创新政策引领效应不足、经济发展基础不平衡、产业同构化、制度性跨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不健全的挑战。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的各方必须在充分认识协同创新合作的基本规律以及当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协同创新战略,找准自身定位,完善各项共同措施,寻找突破口,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省的本体优势,不断健全各项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提升协同创新效能。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效能提升

作者简介:

董克:南京大学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数据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科技创新与技术分析、政策量化与信息计量、知识扩散与竞争情报等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等,出版图书10余部,多项咨政建议获得国家领导人、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被相关部门采纳。

吴佳纯:南京大学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产业发展评价、数据要素。

向闱:湖北技术交易所战略规划部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服务与技术市场。

文章目录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分析
  • (一)区域协同创新机制的作用机理
  •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现状
  • (一)宏观政策层面区域协同创新现状
  • (二)中观产业层面区域协同创新现状
  • (三)微观企业层面区域协同创新现状
  • (四)区域协同创新问题分析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
  •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度评价模型构建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复合系统协同度测算
  • (一)数据来源
  • (二)基于熵值法确定子系统权重
  • (三)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复合系统协同度测算
  • (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能力复合系统协同度评价结果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与效能提升对策
  • (一)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优化路径
  • (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效能提升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