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城中村改造后租户的居住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
刘晓宁
出版日期:
2024年11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7772字
所属图书:
在田野实践中发现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11.127-161
陈文超
摘要: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低收入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场所,然而当下大规模城中村拆迁对流动人口居住状况产生的影响鲜少得到关注。本文以武汉市小何西村为例,采取非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曾经或仍然居住在小何西村的租户为调查对象,对城中村改造后租户的居住状况进行探究,并借助社会排斥理论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城中村的拆迁对城中村租户的居住权益造成了挤压,迫使其只能承担更高的居住成本而搬进“小区单间”,或者选择群租忍受更加恶劣的居住环境,又或者寄居在看不见的城市角落或边缘,离开仅是少数人暂时的选择。正规住房与住房政策相互嵌套而形成的对低收入流动人口的排斥,以及非正规住房市场与社会关系对其的有限接纳导致了城中村改造后租户较为恶劣的居住状况。低收入流动人口的住房排斥难以在短期内缓解,边缘、流动的生活仍是这一群体的主旋律。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社会排斥
流动人口住房
住房排斥
作者简介:
刘晓宁:
相关报告
2008~2009年深圳市城市管理回顾与展望
河南省城中村改造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以郑州市为例
物的城市化与神的战争
宁波市城镇化与城中村改造
我国城中村改造与社区资产建设的“地方维度”
北京市城中村改造中的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以海淀区为例
西安市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综合评估报告
流动人口在城乡结合部的社区融合
隐蔽现象与社会排斥:以青年为例
英国社会政策研究的最新进展(2011~2012):文献综述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租户何处去?
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思路
(三)理论视角
(四)研究方法
城中村租户的应对策略
(一)住房消费提升策略
(二)“游击”策略
(三)群住策略
(四)关于离开
对城中村租户的住房排斥
(一)市场中的住房排斥
(二)住房保障:相互嵌套的住房排斥
(三)社会接纳的排斥性
结论与讨论
(一)简要的结论
(二)进一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