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涉案未成年人的司法社会工作研究

作者:
赵丽琴 张月莹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1839字
所属图书:
2024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流动性、极端暴力化等新变化,司法领域亟须探索出涉案未成年人的特殊司法工作模式。在此背景下,未成年人司法部门引入涉案未成年人社会工作服务。北京市在理论研究与专业实践方面深入推进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实现了专业化办案和社会化服务的有机衔接,使未成年人的社会性保护得以有效落实。本报告通过对北京市某区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分析了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在工作定位、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出现的困境,从立法层面、机制层面和实践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助推司法领域对未成年人的专业保护,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法治化建设司法社会工作涉案未成年人

作者简介:

赵丽琴: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工作系教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青少年社会工作、心理健康。

张月莹: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青少年社会工作。

文章目录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发展背景
  • (一)未成年人司法领域的处遇理念与政策变迁
  •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
北京市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
  • (一)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内容
  • (二)北京市司法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
  • (三)北京市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实践的现状
北京市司法社会工作的困境和问题
  • (一)司法社会工作定位与服务理念的困境
  • (二)司法社会工作的服务资源难以满足需求
对策与建议
  • (一)立法层面:健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度
  • (二)机制层面:观护主体共同行使观护责任,多地联动构建监护网络
  • (三)实践层面:提升司法社会工作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