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司法社会工作介入基层矛盾化解研究——以北京朝阳区方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实践为例

作者:
范晨 徐胤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751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8~2019)
摘要:

司法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精细化发展趋向,矛盾化解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呼唤多元主体,司法社会工作介入地区矛盾化解有着天然优势,两者的衔接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必然要求。社会工作机构发挥专业优势,抓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契机和关键的制度支持,在社会领域方面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通过提供社会服务、链接社会资源、协调关系互动、恢复和加强社区功能、政策倡导等有效路径,介入矛盾化解与社区治理,预防与化解并重,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司法社会工作提供法律综合服务,开展服务型治理,扩展了社会工作行动框架,提升了矛盾化解效率。吸收“枫桥经验”精髓,在基层因地制宜的再创造,对司法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建构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司法社会工作在介入地区矛盾化解时,应立足专业本位,探索与司法部门的良性互动,并继续扎根社区发力。

关键词:

社会治理矛盾化解司法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

范晨:第二批北京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就职于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主要研究方向为司法社会工作、社区矫正。

徐胤: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市方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发起人,北京市朝阳区方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层社会治理、犯罪心理、社会工作、越轨社会学

文章目录
·司法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
司法社会工作介入基层矛盾化解的必要性
  • (一)基层矛盾化解呼唤多元主体
  • (二)司法社会工作的天然优势
专业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以方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实践为例
  • (一)建立畅通有序的居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二)营造社区法治氛围,培养居民法律意识
  • (三)完善地区性人民调解队伍系统培育机制
  • (四)建立特殊人群的风险评估和动态跟进计划
司法社会工作介入基层矛盾化解的意义
  • (一)通过多条介入路径提供法律综合服务,扩展了社会工作行动框架
  • (二)通过扮演多重角色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型治理,提升了矛盾化解效率
司法社会工作介入基层矛盾化解的几点考量
  • (一)应立足社会工作本位,探索与司法部门的良性互动
  • (二)应扎根在社区,探索与社区建设的协同发展
  • (三)应内化“枫桥经验”精髓,探索因地制宜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