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党建引领,数字赋能:基于网约工新就业形态的北京市工会工作模式调查

作者:
杨桂宏 潘照霖
出版日期:
2024年10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234字
所属图书:
2024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数字经济转型背景下网约工个体化数字他者的就业身份,使其社会支持弱化,各项保障权益缺失,需要工会组织对其赋权增能。本报告通过对北京市工会针对网约工新就业形态的工作调查,总结工会组织“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的工作新模式。新模式在发展网约工会员、扩大组织覆盖、建立暖心驿站、提供贴心服务、维护合法权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网约工就业与传统工会工作存在一些悖论,工会工作面临一些困难。本报告提出推动相关立法、加强统筹协调、规范行业秩序等建议,以促进工会组织更好地为新就业群体服务。

关键词:

工会权益维护网约工

作者简介:

杨桂宏:博士,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

潘照霖: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

文章目录
·问题提出:网约工劳动权益维护组织缺位
北京市工会的新就业群体工作成效
  • (一)建会入会,扩大组织覆盖
  • (二)建暖心驿站,解决急难愁盼
  • (三)送福利保障,提供社会支持
  • (四)强化源头参与,维护网约工合法权益
“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的工作模式创新
  • (一)党建引领
  • (二)数字赋能
工会维护网约工权益工作面临的困难
  • (一)高流动就业与会员身份唯一性之间的悖论
  • (二)平台企业跨区域性与基层区域工会管理在地化间的矛盾
  • (三)依法维权与无法可依的悖论
  • (四)区域基层工会与网约工群体利益不完全一致的悖论
完善工会维护网约工权益保障工作的政策建议
  • (一)加强党建引领,推动相关立法
  • (二)改革工作体制,增强统筹协调能力
  • (三)建立行业工会,规范行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