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发展及其群体差异

作者:
石彤 刘晓敏
出版日期:
2025年4月
报告页数:
35页
报告字数:
2589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相比于同样来自低收入家庭的男生或高校中的其他学生而言,她们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和特殊的机遇。本报告通过对2018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在学习、就业、身心发展、社会交往、公共事件参与等方面处于弱势境地。另外,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内部存在明显的群体差异,农业户口、经济较为困难、外貌条件一般的低收入家庭女生相较非农户口、经济一般困难、外貌条件好的女生,发展更为受限。需要国家、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促进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

群体差异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弱势境地劣势累积效应

作者简介:

石彤:硕士,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原主编,社会工作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社会学。目前讲授社会学概论、女性/性别社会学、数据分析技术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参与或主持30余项课题,包括联合国课题、国际合作课题、国家级课题、部级课题、市级课题等,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有“中国女性社会学学科化的知识建构”,第二届、第三届和第四届“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新时期高校贫困女生弱势处境和社会支持研究”,担任多项课题的顾问。完成50余项科研成果,出版专著、教材,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代表著作《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排挤》。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获得14项奖励。

刘晓敏: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2019级硕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媒介社会学。

文章目录
·导言
文献综述
  • (一)心理状况
  • (二)社会支持
  • (三)就业
·研究方法
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发展状况
  • (一)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与学习
  • (二)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的就业
  • (三)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 (四)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状况
  • (五)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
  • (六)其他:党员比例较高、饮食支出低、接触网络时间晚
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发展的群体异质性
  • (一)城市优势明显
  • (二)党员身份加成
  • (三)经济困难劣势
  • (四)美貌效应
总结与建议
  • (一)总结:需要特别关注的低收入家庭女大学生
  • (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