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论需要为本的中国社会福利目标定位

作者:
彭华民
出版日期:
2012年11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4602字
所属图书:
社会政策评论 2012年冬季号(总第三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福利目标定位是国家如何将社会福利资源提供给社会群体以满足他们需要的原则。中国在从国家重建、经济建设、“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阶段均以国家为本作为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提供社会福利给特殊群体,形成了补缺型社会福利。社会福利目标定位的经典理论是马克思以人为本的需要理论以及社会需要类型理论。需要为本就是以人为本。当中国转型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的过程中,社会福利目标定位需要从国家为本转型到需要为本。在需要为本的原则下,中国社会福利体系要从需要满足目标群体、需要满足目标定位的具体内容、需要为本的社会福利政策、需要满足的生产和提供部门发展、需要满足的行动协调原则、需要满足物(福利提供)内容等方面进行发展创新,转型到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福利适度普惠目标定位社会需要社会福利政策

作者简介:

彭华民:

文章目录
·导言
·中国国家为本的社会福利目标定位
·需要为本社会福利目标定位的人本主义分析
·需要为本社会福利目标定位的制度主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