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农民工的工作流动——一项基于珠三角地区的事件史分析

作者:
李贞 刘林平 梁在
出版日期:
2012年9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19937字
所属图书:
都市中国社会学新探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Davis(1992)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国家”负责为每个城镇人口安排终身职业。在这种集体分配工作的体制下,个人偏好对个体职业生涯轨迹的影响甚小。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建立始于中国70年代末的经济改革。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宣告城市劳动力市场真正形成的事件发生在90年代。当时,国有企业改革是大势所趋,国有部门减员增效,很多下岗职工“被迫”到劳动力市场上自谋职业(Hebel and Schucher,2006)。这一改革事件推动了劳动力市场在中国的进一步成熟。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李贞:李贞,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

刘林平:

梁在:

文章目录
·导论
·农民工的制度化的工作变动 中国特色的城市劳动力市场
·中国城市的工作流动研究
研究假设 解释工作流动
  • (一)个体层次因素——个人时间
  • (二)个体层次因素——工作报酬
  • (三)个体层次因素——个人资源
  • (四)个体层次因素——家庭限制因素
  • (五)结构性因素和工作机会
数据、测量和分析策略
  • (一)数据
  • (二)方法
  • (三)因变量的测量
  • (四)自变量的测量
  • (五)第一次离职的竞争性风险离散时间事件史模型的结果
  • (六)工作流动结果的OLS回归分析
讨论
  • (一)年龄和在职时间
  • (二)收入
  • (三)受教育水平
结论
  •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