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江门市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的儿童参与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
李艳嫦
出版日期:
2006年3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5583字
所属图书:
关注侨乡妇女儿童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03.290-298
寸迎新
摘要:
本文为了解江门市儿童参与的现状和需求,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指导性,开展此项调查,调查显示:江门市儿童参与的主体意识强烈,并对活动的参与程度有明显的自我体验;积极参与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并对其评价较高;有良好的品德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对品德修养各方面的重视程度趋于综合平衡等。最后本文为小公民道德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提高全社会对儿童参与理念的认识;坚持儿童参与的原则;整合资源,为儿童参与创造条件。
关键词:
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
儿童参与
作者简介:
李艳嫦:
相关报告
道德的形式与生成:“安徽好人”现象分析报告
回归儿童:社区公共空间营造与儿童参与
把儿童参与作为促进和保障儿童全面发展的大事
中国儿童参与的基本状况
不同群体的儿童参与:性别、同胞结构和学校差异的比较
不同群体的儿童参与:家庭背景差异的比较
儿童参与和学校表现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儿童参与和非认知能力发展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
校外教育中儿童参与的经验探索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中儿童的声音
文章目录
·
调查目的
·
调查范围与对象
·
调查方法、内容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样本的性别构成
2.样本的年龄构成
3.样本的家庭成员构成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儿童对享有的参与权利有明显的自我体验
2.儿童对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参与的评价
3.儿童认可的好孩子标准
4.儿童最重视的自我品德修养
5.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最大
6.儿童在表达自己的需要时最有发言权
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儿童参与理念的认识
2.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必须坚持儿童参与的原则
3.要重视整合资源,为儿童参与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