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制度研究:问题、意义和方法

作者:
卢晖临
出版日期:
2015年2月
报告页数:
17页
报告字数:
12215字
所属图书:
通向集体之路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相对而言,过往几千年形形色色的制度,尤其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宏观制度,往往是自然演化的成分大过人为设计的成分。封建制度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也如此。尤其是资本主义制度,更被认为是“看不见的手”作用的结果。站在这个角度,西方学者将20世纪以来席卷俄国、东欧、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视为一项“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即用人为设计的一套方案去改造社会的实验。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一个社会,尤其是一个有着强固的农民传统的社会,能够被立志消灭旧制度、引进新制度的国家政权推动多远”(Unger,1984)。“社会工程”的提法,把握住了社会主义运动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凸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效能。在西方学者眼中,这场规模宏大的“社会工程”不仅是对西方理论的挑战,而且是对人类实践之可能性的探索。可以说,整个西方的当代中国研究,都是在这样一种价值关怀下开展的。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卢晖临: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目录
·集体制度研究的缘起与方向
·既有研究的批判性回顾
个案研究和历史叙述方法的应用
  • 1.研究单位与资料收集技术
  • 2.扩展的个案研究方法
  • 3.历史的幅度与叙述
  • 4.材料的真实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