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鲁甸抗震: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协同机制发挥更大力量

作者:
郭虹 钟平
出版日期:
2015年6月
报告页数:
8页
报告字数:
6656字
所属图书:
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4年“8·3”鲁甸地震是我国继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又一次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鲁甸地震因震级较高、震源浅、次生灾害频发、人口密度较大、建筑标准低等原因,导致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严重。灾后政府迅速响应,社会组织有序协同,形成了“政府主导、平台合力、基金搭台、专业服务、在地扶持”的协同救灾模式,为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关键词:

政府主导社会协同2014灾害救援云南鲁甸

作者简介:

郭虹: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共党员。现任所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成都联络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妇女与社会性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四川省反邪教协会、四川省晏阳初研究会、四川省家教协会、四川省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等机构常务理事。1982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哲学师资班,获法学学士学位。1983年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应用社会学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城市化”问题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流动人口、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公民教育研究。

钟平: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教师。

文章目录
·背景
社会组织参与鲁甸抗震救灾的经验
  • 1.政府主导
  • 2.平台合力
  • 3.基金搭台
  • 4.专业服务
  • 5.在地扶持
问题与反思
  • 1.服务机构数量较少、服务时间较短
  • 2.筹资量减少
  • 3.服务提供点不均衡
  • 4,服务内容同质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