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广东“事后协商”经验的实证调查和利弊分析

作者:
冯同庆
出版日期:
2012年5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787字
所属图书:
深圳劳动关系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2010年发生的南海本田事件,已在2011年转化为工资集体协商经验而被推广,这是工会组织性力量回应社会结构性冲突的经验,被称为“事后协商”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依法实现劳动者合理诉求和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其后续产生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保护当事人和拓展化冲突为协商的路径和环境,历来都能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如果能够真正尊重源自基层劳动者和工会的基础性动力,一定能够为全国创造更好的模式和经验。
关键词:

事后协商经验模式实证调查利弊分析

作者简介:

冯同庆: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原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劳动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从事中国工人状况、劳动关系和工会方面理论与实证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职工状况——内部结构和相互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中国工人的命运——改革以来工人的社会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海洋上的社会——中国商船政委与船员的航海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中国工人的命运——工会民主选举与工人公民权利衍生》。

文章目录
组织性力量回应结构性冲突的“事后协商”模式
  • (一)依法运用相关法律条款
  • (二)努力实现劳动者合理诉求
  • (三)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事后协商”模式衍生的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一)如何化冲突路径为协商路径
  • (二)如何避免当事人被违法追责和刑罚
  • (三)如何使宏观条件与微观环境相互协调
为全国提供更好的协调劳资关系的模式和经验
  • (一)传承近现代以来的劳工文化传统
  • (二)珍视源自基层劳动者和工会的基础性动力
  • (三)创造能够向内地转移的模式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