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略论我国劳动合同的解除制度
作者:
彭小坤
出版日期:
2012年5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571字
所属图书:
深圳劳动关系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5.318-326
秦晓南
李淯
古成
汤庭芬
摘要:
劳动合同的解除涉及劳动者的就业稳定,也涉及企业的用工权限。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的调整并没有解决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因功能错位而产生的问题。本文提出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缺陷,需要通过进一步立法调整及实施岗聘分离制度来平衡,以最终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
关键词:
劳动合同解除
合同期限
岗聘分离
作者简介:
彭小坤:
法学博士,广东瀚诚律师事务所主任,研究方向为劳动法。
相关报告
2021年中国显失公平规则在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领域的适用问题
文章目录
·
劳动合同解除的基本理论
·
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立法
·
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缺陷
我国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缺陷的解决
(一)通过立法调整制度上存在的缺陷
(二)通过设定岗聘分离制度化解现存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