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特大城市“城中村”与城乡接合部治理

作者:
单菁菁 耿亚男
出版日期:
2014年9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0666字
所属图书: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伴随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特大城市“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的问题日益凸显,如空间布局混乱、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匮乏、人口流动性大、管理难治安差、城乡文化冲突等。加快“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治理,已经成为提高中国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特大城市“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总结了北京、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的治理经验与利弊得失,提出“积极推动社会参与式治理”、“物质形态改造与社会形态治理相结合”、“妥善解决外来人口居住问题,避免出现新的城中村”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中村特大城市城乡接合部改造治理

作者简介:

单菁菁: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与治理、城市与区域经济、海洋经济、城市与区域管理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内外研究课题70余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副主编著作24部,参与15部学术著作及《城市学概论》《环境经济学》等研究生重点教材的撰写工作,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多次在“三报一刊”发表理论文章。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皮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钱学森城市学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30项,被选送中组部“全国青年英才培训班”,提交的政策建议多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示。

耿亚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管理。

文章目录
特大城市“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存在的问题
  • (一)空间布局混乱,生态环境差
  • (二)基础设施匮乏,生活水平低
  • (三)外来人口流动性大,管理难治安差
  • (四)城乡文化冲突,社会融合困难
·特大城市“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问题产生的原因
特大城市“城中村”与城乡接合部治理的主要经验
  • (一)广州猎德村模式 重建型整体改造
  • (二)北京何各庄村模式 特色型综合整治
  • (三)深圳水围村模式 以公共设施建设为突破口
  • (四)深圳南岭村模式 以社区文化建设为着力点
  • (五)其他治理模式
·推进特大城市“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治理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