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澳门行政长官选制修订与选举实践分析——以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为中心

作者:
娄胜华
出版日期:
2015年5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1457字
所属图书: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4~2015)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按照2012年新修订的行政长官选制,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于2014年顺利完成。此次选举是在选委扩容、界别分组调整、投票人数增加的基础上进行的。与上届选举相比,此次选举因应社会环境与社会诉求的变化,在参选政纲与竞选宣传方面都有所不同,尤其强化了候选人与社会的互动,以及注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宣传。但是,“一人参选”的格局却得以延续,而选委选举的竞争性也未见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从选举实践反观选制效果,可以说选制修订成效是有限的,需要进一步完善选制。在选委选举上,要继续降低选委提名门槛。在行政长官选举上,需要以增强选举竞争性来促进当选者的认受性,改变多届“一人参选”的局面。同时,在非选制影响方面,需要调整施政方向,重视民生改善与管治结构革新。

关键词:

行政长官澳门选举制度选举委员会竞争性认受性

作者简介:

娄胜华:澳门理工学院公共行政学课程副教授,博士,兼任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中心非全职顾问、《行政》编委。研究方向为NGO与公民社会、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已出版学术著作有《转型时期澳门社团研究一多元社会中法团主义体制解析》、《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合著);发表《澳门政府规模的实证研究》、《社会合作主义与澳门治理模式的选择》、《澳门社团法律制度分析:以政府与社团关系为中心》等学术论文40余篇。学术著作曾获首届澳门特别行政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文章目录
·2012年行政长官选制修订的议程与内容
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过程及其特征
  • (一)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的“两个阶段”
  • (二)第四任行政长官选举的基本特征
行政长官选举实践效果及影响分析
  • (一)选制方面 修订效果有限,应以增强选举竞争性来提升选委代表性与行政长官认受性
  • (二)非选制影响 施政首重民生改善,革新管治结构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