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社区治理机制改革的成都实践

作者:
王健 徐睿
出版日期:
2012年7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8887字
所属图书:
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成都市各区市县在完善城市社区基层治理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这些探索成效如何,还有哪些尚待改进之处?带着上述疑问,成都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于2009年11月12日至11月19日深入城市社区,以开座谈会和入户问卷访谈的形式对成都市基层治理实践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城市社区进行了调查。在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对调研点情况全面分析后,我们对成都市城市社区治理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机制改革城市社区治理成都实践机制运行

作者简介:

王健: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法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徐睿: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文章目录
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的主要模式
  • (一)国外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主要模式
  • (二)我国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实践模式
成都市城市社区治理机制运行状况
  • 1.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 2.社区自治组织履行自治职能
  • 3.社区公共服务站承接公共事务
  • 4.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社区居民共同参与
成都市城市社区治理机制改革的成效
  • (一)覆盖社区、院落的社区大党建格局基本形成
  • (二)关系清晰、职责分明的社区组织架构基本建立
  • (三)居社分离,社区居委会自治职能进一步强化
  • (四)居民议事会实现了决策监督的日常化、常态化,取得初步成效
  • (五)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民主参与局面开始形成
成都市城市社区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在制度设计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 (二)街道(乡镇)管理体制与社区治理机制改革的要求还不匹配
  • (三)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供给与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 (四)社区自治组织的经费结构不合理,缺乏社会资金的支持
  • (五)社会组织发育严重不足,制约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的形成
  • (六)居民参与的主要群体仍然是老年人,参与面尚不广泛
  • (七)社区工作者队伍素质还不能适应社区治理的需要
完善成都市城市社区治理机制的对策研究
  • (一)明确目标,完善制度,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市基层治理机制
  • (二)完善基层治理相关配套措施建设,保障基层治理良性运行
  •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街道(乡镇)体制改革,为社区基层治理构建良好的政务环境
  • (四)加大社区投入,培育社区资源,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 (五)放松对社会组织的管制,培育承接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机构
  • (六)赋权于社区,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效能
  • (七)提高待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