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联动的视角,主要运用系统分析等方法对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管理制度联动机制进行构建。这一章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从机制概念入手,对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管理制度联动机制的内涵、联动机制的构建思路、联动机制的形成路径、联动机制的结构、联动机制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重点是讨论三项制度联动机制的结构,即提出了“统分结合、纵横交互、双层联动”的三项制度联动机制模型。
二是对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管理制度联动机制(即“统分结合、纵横交互、双层联动”联动机制模型)进行构建。
(1)“一级”联动机制构建。“一级”联动机制在课题中有纵向联动机制、基础性联动机制或核心联动机制的含义。“一级”联动机制是基于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管理制度的内在关系从管理、确权、激励与保障及筹资等方面提出户籍、社会保障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共同政策,这些方面的政策是三项制度改革不可或缺的政策节点,这些政策具体到每项制度改革中均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深刻影响着它们各自改革的成功与否以及制度效应的发挥。
(2)“次级”联动机制构建。“次级”联动机制在课题中有横向联动机制的含义。主要基于城乡互动、统筹发展、三项制度改革互为条件关系的认识,分别讨论了以居住证为核心的城乡一元化人口管理机制、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机制和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机制等形成的主要政策安排和建议。
基于我国的现实与国外经验,以居住证为核心的城乡一元化人口管理体制是今后我国建立人口管理体制的方向和目标。以居住证为核心的城乡一元化人口管理机制的形成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是一个城乡居民利益的大调整过程,因此,户籍制度改革必须要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推动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综合配套的制度改革,即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土地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行政管理和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通过重构制度体系的新框架,才能使户籍改革从原有制度框架中脱离出来。
关于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机制,本书以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精神为指导,提出了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实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改革路径和政策建议。
农地产权自由流动和财产权实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要素,本书以产权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当前农地产权结构及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就农地管理制度改革,即从强化市场机制和弱化行政管理的角度提出促进农地自由流转和农民农地财产权利实现的思路,即简化所有权及其财产权配置、凸显承包经营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及其财产权配置、引入农地发展权及其财产权配置的农地管理制度,并分别就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和农地发展权的财产权实现机制的形成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