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小农户愿意退出“三权”吗?——基于试点地区的调研及思考

作者:
李荣耀 叶兴庆
出版日期:
2019年7月
报告页数:
14页
报告字数:
10328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和以适度规模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带动大量农民离开农业、农村。在我国特殊的集体所有制形势下,集体内部的封闭性和集体成员的流动性决定了“不在村地主”的长期存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歧视和排斥决定了“人家两分”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处置这些人在原籍以成员权为基础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以下简称“三权”),受到广泛的关注。自2003年以来,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在“三权”处置问题上经历了从重保障功能到重财产属性、从直面“一权”到直面“三权”、从强调“维护”到强调“转让”的演进过程。叶兴庆、李荣耀:《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转让的总体思路》,《农业经济问题》2017年第2期。在此背景下,中央政策层面适时提出探索“三权”退出机制,以盘活农村资产,继续发挥城乡间资源再配置效应,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为了解“三权”退出试点地区探索状况,农户面临现实退出选择究竟如何决策,对退出补偿有何诉求,课题组于2017年7~8月,对重庆市梁平区、成都市温江区、泸州市泸县三个农村改革试点地区开展调研,基本情况如下。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李荣耀: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

叶兴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 研究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文章目录
调研基本情况
  • (一)农村改革试验区背景
  • (二)农户调研基本情况
农民进城意愿及财产权利处置选择
  • (一)四分之一的农户愿进城定居,但生活成本和房价双高是其首要阻碍
  • (二)农户财产权利意识强化,有偿退出成为农户进城后权利处置首选项
农户愿意退出“三权”吗?
  • (一)“三权”的总体退出意愿
  • (二)“三权”退出决策的主观意愿
  • (三)农户的退出决策原因
  • (四)农户的退出方式选择
基于“三权”自愿有偿退出实践的几点思考
  • (一)坚持自愿原则,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
  • (二)稳定农户预期,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户退出“三权”
  • (三)完善补偿机制,补充多种形式的退出补偿方式
  • (四)拓宽试点内容,统筹推进“三权”退出实践
  • (五)完善配套制度设计,保障“三权”退出的系统性和联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