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基层社会治理的现代性叙事与治理转型——对一个县域的历时性田野观察

作者:
宋锴业 徐雅倩
出版日期:
2019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2568字
所属图书:
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18)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乳山市是一个县级市,位于山东省东部沿海,户籍人口约56万人,曾多次获“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称号。但是在21世纪初期,当地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普选核电项目厂址给乳山市政府带来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由于地质条件稳定、无灾害性天气、人口密度低等优势,1983年,乳山市辖区内的小石口村被确定为核电站的备选建设厂址。然而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国家核能政策调整后,乳山市的项目建设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在项目搁置期间,乳山市政府提出了“旅游兴市”的发展理念。从该市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到,1992年,乳山市政府将南部沿海65平方公里的狭长区域规划建成了“银滩区”(该区域与项目选址地的直线距离约10公里),并将其规划为集旅游休闲、度假养老为一体的度假区。其主要目的是寄希望于银滩区的旅游发展产生人口和资源的规模效益,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宋锴业: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徐雅倩: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文章目录
·现象与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基层社会治理
·案例的呈现:一个县域的治理故事(1983~2016)
县域政府应对国家现代化治理意图的新逻辑
  • (一)以总体性吸纳现代性
  • (二)以授权逻辑替代赋权逻辑
  • (三)延展思考:从乡土社会的同质诉求到现代社会的异质诉求
对策建议与治理启示:基层治理逻辑的重塑
  • (一)从管制到回应:基层治理理念及其制度安排的有序调整
  • (二)从授权到赋能:基层治理关系与治理结构的相机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