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城市户籍开放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63个样本城市的评估

作者:
刘金伟 徐乐
出版日期:
2016年4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1667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No.4(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根据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各城市户籍改革方案,分析了2015年不同类型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进展和趋势。在收集大量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户籍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方法对全国流动人口比较密集的63个样本城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总结了被评估城市户籍开放度的总体状况和特点,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制定差异化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评估开放度城市户籍

作者简介:

刘金伟:管理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研究员、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副秘书长,北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城市社会学等。2013年以来参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撰稿工作。

徐乐:硕士,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研究人员。

文章目录
不同类型城市户籍制度改革进展与趋势分析
  • (一)超大城市——设定总量上限,未来落户难度进一步加大
  • (二)特大城市——严控人口规模,落户需要具备较高的门槛
  • (三)大城市——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因地制宜,有选择进入
  • (四)中等城市——逐步扩大人口规模,有序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指标体系的构成与评价方法
  • (一)指标体系的构成
  • (二)资料来源与评价方法
城市户籍开放总体状况及其特点
  • (一)“北上广深”一线超大城市和沿海旅游城市开放度最低
  • (二)户籍开放程度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部差距
  • (三)不同类型城市户籍开放度与国家规划基本一致
原因分析及对策
  • (一)户籍开放程度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 (二)社会发展差异是阻碍户籍开放的主要原因
  • (三)人口净迁入压力越大的城市,越倾向于设置较高的户籍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