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金伟
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研究员、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创新中心副秘书长,北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城市社会学等。2013年以来参与《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撰稿工作。

  • 2011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唐军 张荆 陆学艺 主编 ; 刘金伟 宋国恺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课题组2011年年度分析报告。本报告主要利用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课题组成员的观察和调研,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未来五年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结合北京市政府的“十二五”规划,对北京未来社会建设的趋势进行了展望。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2010年北京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5%,城市化率超过70%,这些指标标志着北京达到世界中上等国家、地区的城市发展水平。“十一五”期间,北京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交通等民生事业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社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推进;结合北京实际,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随着北京市社会工作委员会(简称社工委)的成立,北京逐渐探寻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路子。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是北京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也标志着首都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十二五”期间北京将进入社会矛盾的多发期,社会建设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其中人口问题是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的总根源;社会公平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需要在体制上实现突破以进行疏导和化解;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例如交通、住房、物价上涨等,解决的难度加大;随着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现有的社会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复杂性,亟须进行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等等。“十二五”期间,北京对人口总量调控将更加严格,管理手段趋向多样化;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交通拥堵和住房难的问题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社会管理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大量现代管理手段将进入城市和农村社区;北京市政府将对现有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共享发展成果;城乡一体化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将向更深层次逐步推进。
  • 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唐军 张荆 陆学艺 主编 ; 刘金伟 宋国恺 李君甫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蓝皮书”课题组2010年年度分析报告。本报告立足于课题组成员深入的社会调查和全面的研究分析,以及权威的国家和北京市统计数据,全面追踪2009年北京市社会建设的总体进展,深入解读北京社会建设的基本趋势,分析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2009年是北京经济社会建设不平凡的一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典展示了我国60年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巨大变化,也展示了首都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与巨大魅力。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北京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得北京市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10.1%,高于全国GDP增幅约1.4个百分点,2009年北京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北京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报告指出,随着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的组建,以及随后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工作的推进,标志着北京社会建设进入了新阶段。2009年,北京在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调整社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建设。但是,北京在社会建设方面还面临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住房、教育、医疗、消费等基本民生问题,以及社会治安、中产阶层等热点问题。本报告认为,将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公共服务、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调整社会结构,尤其通过社会体制机制改革,关注基本民生问题,是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需要着力推进的几个重要方面。
  • 2012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唐军 张荆 陆学艺 主编 ; 刘金伟 宋国恺 李君甫 胡建国 副主编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本报告是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 课题组2012年年度分析报告。 本报告主要利用北京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的权威数据和材料,结合课题组成员的观察和调研,全面总结了“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社会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2011年北京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北京市政府的“十二五”规划,对2012年北京未来社会建设的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1年以来,北京市围绕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039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447美元),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11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实际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比上年增长13.6%,实际增长7.6%,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推动北京社会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011年是北京社会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11年12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发布,北京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交通、养老、阶层关系、劳动关系、社会管理等社会建设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些重要成就的取得,是北京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认真贯彻执行“十二五”社会建设规划纲要的结果。 2011年,北京社会建设也面临一些问题,如物价上涨问题、居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问题、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同步等问题、保障房的建分管退问题、交通问题、教育问题等。这些问题既涉及社会公平问题,同时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北京需要在社会建设方面下工夫,尤其是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同时要努力实现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向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我国城市户籍开放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63个样本城市的评估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本文根据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各城市户籍改革方案,分析了2015年不同类型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进展和趋势。在收集大量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户籍开放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方法对全国流动人口比较密集的63个样本城市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总结了被评估城市户籍开放度的总体状况和特点,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制定差异化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 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促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目标,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其社会组织发展与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不合理。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要求,结合北京的实际,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政社分离、管办分离、分类管理、依法管理”;改革的措施包括改革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科学划分社会组织的管理机构与职能、健全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工作体系、转移政府职能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空间、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监督与管理等。最终目标是形成“职能清晰、权责明确、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
    关键词:
  • 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以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为例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
    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形势下,社会组织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在现实治理实践中的功能发挥却面临诸多障碍。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的实地调查,从社会组织参与机制、参与结构、参与方式、参与领域、参与群体等方面的现状探究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政府层面、居民层面、自身层面遭遇的现实困境。并针对种种困境,提出推进社会组织有效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需要政府、社区、居民转变理念,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参与机制,健全监督机制等一系列具体路径。
    关键词:
  • 扎根基层 胸怀天下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关键词:
  • 当前北京市职工需求状况调查及其特点分析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本研究采用分层定比抽样的方法,按照性别、户籍、区域、行业等特征,在北京市抽取10000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职工基本需求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健康需求最为迫切,民生需求和一般性娱乐需求较高,发展需求强烈,但就业和维权的需求下降。当前北京职工需求总的特点是趋向多样化,职工需求与年龄、户籍、职业、文化程度、收入等存在比较高的相关关系。当前职工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
    关键词:
  • 北京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评估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国家“新医改”方案中近期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其难点在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因此,评价北京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对北京市贯彻落实“新医改”方案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 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关键词:
  • 北京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实践模式研究——以麦子店“问政”实践为例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从协同治理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道的“问政”实践为例,探讨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的机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政策激励、共同利益和社会权力获得是不同社会主体协同行动的外部动力;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协同体内部的支持性领导是内部动力。在基层社会协同治理结构中,不同社会主体担当不同角色,在参与、决策、整合、监督等机制的作用下,协同治理的效果明显,促进了社会系统的和谐有序运转。
    关键词:
  • 北京市远郊区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及困境——以延庆县为例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2009年,北京市实施“新医改”方案以来,北京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整个医疗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北京又是城乡差距比较大的地区,特别是远郊5个区县,在北京区域发展规划中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低于全市的平均水平。本文以延庆县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北京远郊区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医疗方案的规划与制定提供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