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撤村”:作为一种过程的实践

作者:
李楠 朱晓阳
出版日期:
2010年3月
报告页数:
67页
报告字数:
51292字
所属图书: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永泉台上访的“痕迹”从国家信访局、全国人大、中纪委、中组部到高法、高检,“申诉”渠道已经达到了全面覆盖的程度,L省在它的“牵连”下也屡次被登记在案据信访办的人介绍,每一次对上访人员的登记都会给所在省政府“绩效扣分”,登记一次扣一分。据笔者在北京永定门的信访接待处的观察,L省确实是一个“上访大省”,而且CY也是个“上访大市”。通往接待处的胡同里外都是各省各市信访办的“截访人员”,长期驻扎北京,轮班“截访”,通过“抓”、“堵”等方式全力阻止上访登记。在这里能够清晰地目睹上文中提到的“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样的“抹黑”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执政绩效影响是致命的(以致上级政府会对下级政府“拍桌子”)。“抹黑”的结果是从省政府开始,到市政府再到区县政府,逐级向下施加压力,而且施加压力的方式是对下级政府官员头顶的“乌纱帽”进行威胁,“问题化”的后果达到了层级的最顶端,使永泉台问题成了一个从上至下高度重视、高度紧迫的“政治问题”。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李楠: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党务及宣传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科学传播、新媒体运营。

朱晓阳:

文章目录
导论
  • 引子
  •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主题
  • 相关研究综述
  • 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过程
  • 研究方法
上访“名村”
  • 永泉台的栖居背景与日常生活
  • “武斗”史简介
  • 作为一种日常状态的上访
“休克疗法”
  • “墙”与“网”的难题
  • 动员“两步走”
“位置关系”的游戏
  • 第一回合 “分歧”的建构
  • 第二回合 “分歧”的转化
  • 第三回合 上访“加速器”
  • 小结“挡”与“兜”的辩证法
公决
  • “协议”的正式签订
  • “神圣”的一票——农民的“韧武器”
  • 自治和自治法的“争议”
·尾声
结语
  • 作为一种过程的实践
  • 论文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