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废品和垃圾从业者的工作、生活和主体性
作者:
张劼颖
卢晖临
出版日期:
2010年3月
报告页数:
67页
报告字数:
50689字
所属图书:
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3.307-373
郑也夫
沈原
潘绥铭
摘要:
本章试图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批判性”回顾,反思和“定位”自己的研究,并说明本研究的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尝试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张劼颖:
卢晖临:
相关报告
彻底经验取向下的社会秩序问题——加芬克尔的社会秩序观
“撤村”:作为一种过程的实践
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政治——分包劳动体制下的劳动控制与抗争
教做工:农民工第二代如何变成工人
效率?网络?还是制度?——多元机制下的中小企业融资
儿女双全之谜——鉴村侗族的亲属关系
文章目录
引言 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主体研究空间的开启
第二节 有关废品/垃圾从业者的以往文本
第三节 研究概述
废品/垃圾从业者的劳动和生活
第一节 社区概貌
第二节 废品收购者
第三节 垃圾拣拾者
他者化的“边缘人”
第一节 什么是“他者化”
第二节 “他者化”的农民工
消极的行规与极简的群落
第一节 消极的行业规则
第二节 废品收购者/垃圾拣拾者的社交网络
第三节 垃圾拣拾群落与社区
第四节 小结和讨论 阶级的形成
·
结论和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