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 努力构建同心家园——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陈炜佳 谢天 邵漪 俞厚未
出版日期:
2012年1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9605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探索完善社会管理新格局,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如何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发挥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是基层党委和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多年来,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社区(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符合辖区社会组织特点的工作模式,通过枢纽化党建、多元化保障、激励化扶持、规范化管理、项目化运作、个性化培育六方面培育和扶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凝聚群众、转移职能、共建和谐”的积极作用,在社区层面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上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报告旨在梳理总结经验,供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社会组织静安寺街道

作者简介:

陈炜佳:静安寺街道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谢天:静安寺街道党政办公室科员

邵漪:静安寺街道党群工作部科员

俞厚未:俞厚未,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处主任科员。

文章目录
·枢纽化党建,把好社会组织政治方向
·多元化保障,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激励化扶持,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
·规范化管理,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项目化运作,完善社会组织自转机制
·个性化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多元发展
·实践探索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