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 努力构建同心家园——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陈炜佳
谢天
邵漪
俞厚未
出版日期:
2012年1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9605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1.297-307
周海旺
卢汉龙
摘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探索完善社会管理新格局,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如何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发挥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是基层党委和政府社会管理创新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多年来,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社区(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积极探索符合辖区社会组织特点的工作模式,通过枢纽化党建、多元化保障、激励化扶持、规范化管理、项目化运作、个性化培育六方面培育和扶持,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凝聚群众、转移职能、共建和谐”的积极作用,在社区层面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上开辟了一条新路。本报告旨在梳理总结经验,供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社会组织
静安寺街道
作者简介:
陈炜佳:
静安寺街道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谢天:
静安寺街道党政办公室科员
邵漪:
静安寺街道党群工作部科员
俞厚未:
俞厚未,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研处主任科员。
相关报告
协商政治:社区精英与公共参与——上海市静安寺街道社区居民参与治理实证分析
以党建引领社区建设:来自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的经验
广西达腊屯的基层组织
中国将迈向系统治理:政策选择与理论思考
探索与起步:中国社会组织发展与城市基层治理形势
“策略性应对”:理解中国社会组织自主性的新视角
党建引领:中国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新特征
中国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
中国多层级政策执行与社会组织制度环境的深层特征
对中国社会组织成长条件的再思考——一个总体性理论视角
文章目录
·
枢纽化党建,把好社会组织政治方向
·
多元化保障,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
激励化扶持,激发社会组织内生动力
·
规范化管理,促进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
项目化运作,完善社会组织自转机制
·
个性化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多元发展
·
实践探索的经验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