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信任是什么?

作者:
杨永娇
出版日期:
2018年8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字数:
1070字
所属图书:
因信而生:中国慈善组织的信任问题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从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视角来看,关于信任的多种多样的观点表明信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是个人的特征,也是制度的特征;它是社会的特征,也是情境的特征。即便如此,理解信任还是围绕着两大关键部分:意愿和期望。信任意味着风险,那么意愿是指接受易受损害性的意愿;信任也是一种主观感受,期望是指对对方的能力、正直、善意等方面的期望。长期以来,这两方面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做了大量研究,而组织学领域关于信任的研究综合了心理学研究的观点和社会学研究的观点,即综合了风险和期望,让信任的内涵更加饱满。

信任的情境依赖性要求在研究“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时,必须考虑慈善组织自身的特点。而慈善组织自身最大的特点就是价值驱动。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价值认同在“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的解释中占据重要乃至核心地位。无论是文献回顾、本篇的质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论证了价值相似性或共享价值的重要性。简而言之,价值既是慈善组织的立身之本,也是慈善组织的腾飞之翼。因为从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慈善组织的发展将越来越依赖公众支持,而公众给予支持的重要依据就是信任。

关键词:

中国慈善事业公众信任

作者简介:

杨永娇:博士,现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研究员,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公益慈善与社会组织。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并由国家公派至英国赫尔大学完成博士学业。自2010年开始关注和研究慈善问题至今,先后在SSCI、CSSCI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不定期担任公益慈善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外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并完成了省部级纵向课题,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政部及地方政府等委托的多项课题的研究。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