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社会角色视角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以GY市家庭寄养模式研究为例

作者:
何昕
出版日期:
2007年7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17874字
所属图书:
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现阶段,我国的孤残儿童福利事业,是指为失依儿童,即无依无靠、无法定义务监护人的孤残儿童提供的各种支持和服务(李宝库,2003)。为了使孤残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各级民政部门及儿童福利工作者对孤残儿童的养育方式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多种养育模式:院舍照顾模式、助养模式、代养模式、机构形态的家庭照顾模式、领养模式以及家庭寄养模式。

关键词:

作者简介:

何昕: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贵州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讲师。

文章目录
研究问题
  • (一)社会角色理论与家庭寄养模式中寄养父母的角色问题探讨
  • (二)探索在处理寄养父母的角色问题中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
  • (三)提出有社会工作参与的家庭寄养工作的建议模式
·文献回顾
研究的方法及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研究的方法
  • (二)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研究发现
  • (一)参加寄养服务的动机
  • (二)寄养父母对自身角色的理解
  • (三)政府和寄养机构对寄养父母的角色要求
  • (四)寄养工作程序、执行情况
对于GY市家庭寄养服务的几点建议
  • (一)统一寄养服务中各个角色的权利、责任,为寄养服务提供行动指南
  • (二)规范寄养服务程序,建立科学完善的家庭寄养评估体系,提升工作员的专业能力
  • (三)寄养服务中社会工作的介入空间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