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城市危房改造与拆迁中低收入群体购房致贫问题的政策研究——以北京市城区低收入家庭的个案为例

作者:
田玉荣
出版日期:
2007年7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7960字
所属图书:
实践为本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90年代,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令单位制福利在不景气的国有企业中名存实亡,而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垄断性国有企业,单位制福利则一直延续到2000~2002年。这一时期,在非单位制福利的社会组织(包括不景气的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的人数日益增多。在此期间,政府在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福利改革计划全面推出,这些改革政策几乎波及了城市低层社会的每一个家庭。政府福利改革的核心意识是:福利将由社会、政府和个人三方承担责任,政府不再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承担企事业单位组织福利的全面责任。“社会福利社会化”成为福利改革的主导方向。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田玉荣: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北京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

文章目录
·本研究所涉及的政策背景与研究意义
文献回顾及研究的问题
  • (一)关于低收入群体的界定
  • (二)有关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的政策研究文献
概念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一)“相对贫困”和“社会排斥”的概念
  • (二)研究方法
研究发现
  • (一)从案例中看低收入家庭的贫困与社会排斥现象间的关系
  • (二)低收入家庭结构性贫困与福利改革政策间的关系
研究的结论
  • (一)政府要迅速制定低收入群体住房非市场化的解困政策
  • (二)政府要切实地制定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并给予财政安排
  • (三)政府要通过司法制度保障就业劳工各种福利待遇权利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