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志愿家庭”的特征

作者:
张网成 郭新保
出版日期:
2018年9月
报告页数:
40页
报告字数:
35424字
所属图书:
志愿家庭:北京经验与反思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自2014年以来,在“志愿北京”平台注册的“志愿家庭”已经有2万余户,略高于北京常住人口总户数的2.5‰,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非常引人注目。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弄清以下几个问题:其一,什么样的家庭会倾向于接受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倡导而登记注册成为“志愿家庭”,并参加“志愿家庭”公益活动?其二,在假设家长在此类事务上具有重要决策权的前提下,问题就转变为,哪些类型的家长更愿意参与“志愿家庭”公益活动?换句话说,“志愿家庭”的家长群体有着怎样的特征?其三,“志愿家庭”的构成情况如何?是全部家庭成员还是只有部分家庭成员会注册“志愿家庭”?参与“志愿家庭”公益活动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类型是怎样的?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既有助于了解“志愿家庭”的特征,也有助于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家庭还没有参与“志愿家庭”行动。
关键词:

北京市家庭特征志愿家庭

作者简介:

张网成:江苏靖江人,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社会学博士生导师、社会工作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儿童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社会政策等。

郭新保: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

文章目录
“志愿家庭”家长之特征
  • (一)性别分布
  • (二)年龄分布
  • (三)学历分布
  • (四)信仰分布
  • (五)职业分布
  • (六)收入分布
  • (七)小结
“志愿家庭”家长的时间利用
  • (一)工作/学习时间
  • (二)家务劳动时间
  • (三)家庭休闲时间
  • (四)照料孩子时间
  • (五)社会交往时间
  • (六)时间段之间的关联
  • (七)小结
“志愿家庭”的家庭特征
  • (一)家庭人口规模
  • (二)家庭生活水平
  • (三)家庭关系
  • (四)家庭互动
  • (五)孩子成长状况
  • (六)家庭特征的内在联系
  • (七)小结
“志愿家庭”的家庭教育
  • (一)教育主体
  • (二)价值观教育
  • (三)教育方式
  • (四)家庭公益传承
  • (五)家庭教育特征的内部关联
  • (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