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社区发展的制度变迁及价值创新
作者:
许义平
出版日期:
2011年10月
报告页数:
11页
报告字数:
991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0.51-61
缪瑞兰
刘卫华
于燕燕
宋梅
摘要:
本文叙述了宁波市治理制度的形成,阐明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制度三位一体的社区治理结构,论述了定位于复合需求的社区公共服务供应机制,提出宁波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实现供需对接,多元参与和制度成本低廉。其意义在于,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激活了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制度变迁
作者简介:
许义平:
许义平,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管理,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2项,著有《写在社区边上》、《寻找家园——关于社区发展的思与想》、《现代社区制度实证研究》等专著。
相关报告
中国式员工参与的制度变迁
社会距离的文化分析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由单位养老到社会养老:正式制度的变迁
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中的策略行为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政策过程与制度变迁
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新形势分析
农村社会保障概论
水电移民土地证券化安置模式的理论基础
1978~2008年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若干问题情况报告
文章目录
宁波社区治理模式的制度构成
(一)社区居委会直选制度、选聘分离体制及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制度三位一体的社区治理结构
(二)定位于复合需求的社区公共服务供应机制
(三)以群众满意度为价值导向的评价制度
宁波社区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以需求为导向,最大限度实现供需对接
(二)在社会治理理念和手段引导下的多元参与
(三)制度成本低廉,复制性强
宁波社区治理模式的价值创新
(一)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二)激活了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空间,提高了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水平
(三)社区公共服务的供应方式更加精细化、更具有生命力,多元参与的治理机制有助于推动公民社会的成长
·
简短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