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户籍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

作者:
田丰
出版日期:
2018年4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2290字
所属图书:
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与特征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的“新常态”,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模式难以为继,“新常态”下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主要路径,除了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之外,必然要更多地依靠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扩大国内居民消费。引导在城镇就业的农业户籍人口(以下简称农民工)在经济和社会两方面融入城镇社会,缩小城镇户籍人口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保证他们的劳动获得合理回报,提高其收入水平,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提升内需的关键。而推动农民工在经济和社会两方面融入城市,就必须破除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市场规则,建立统一的劳动市场,改变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受歧视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城镇户籍人口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差异可以归纳为三个不同层面:首先,职业收入上存在着同工不同酬,城镇户籍人口与农民工从事相同或者相似的职业岗位,两者的收入却存在显著差距。其次,职业分布上存在着“黏地板效应”,农民工在城镇的劳动力市场中往往获得的是底层的职位,像被黏着在地板上一样处于劳动力市场的低端。最后,职业流动上存在着“天花板效应”,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即便获得了从事较高职位的资格,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职位。城镇户籍人口与农民工在职业上三个层面的差异是共存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从以往研究来看,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大多围绕着同工不同酬展开研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也是最为广泛使用的理论框架。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却难以完美地解释两者在职业分布和职业流动上的差异,而用以职业为主要指标的社会分层理论解释这一现象更具有合理性。本文综合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框架,结合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职业分层理论来分析城镇户籍人口和农民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期获得新的发现。
关键词:

收入差距农民工收入职业分层城镇户籍人口

作者简介:

田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 中国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秘书长,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近年来研究领域包括人口与家庭、 社会结构和职业、 青年和互联网、 流动人口和经济社会地位。

文章目录
·问题梳理及文献回顾
·研究方法与数据
主要分析结果
  • (一)城镇户籍人口与农民工主要特征
  • (二)城镇户籍人口和农民工收入差距分析
  • (三)收入对数分位数回归的主要结果
  • (四)基于职业分层的城镇户籍人口和农民工收入差距分析
·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