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民环境抗争——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的个案研究
作者:
朱海忠
出版日期:
2014年9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4158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9.242-256
陈涛
崔凤
摘要: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关注那些没有多少政治权力的群体在缺乏传统的政治资源时为何能获得一定的博弈能力。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中,村民环境维权的政治机会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结构性机会”,包括选举与“乡政村治”、环境诉讼、寻求专家学者和民间环境组织帮助、信访等,这些结构空间发挥的作用不大。与此相比,相对开放的媒体对于事件的解决起了关键性作用,这种状况反映了当前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二是“象征性机会”,包括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对环保问题的强调、中央政府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张力,以及农民维权被镇压的危险明显减少等。象征性机会通过影响农民的主观感知和心态而对他们的策略选择产生间接影响。在不同情境中,“政治机会格局”可能对媒体的实际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环境抗争
政治机会结构
结构性机会
象征性机会
铅中毒事件
作者简介:
朱海忠: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生。
相关报告
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基于环境抗争的研究
经济理性、结构性机会与家庭教育期望
制度变迁、利益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以湖南省X市Z地区为个案
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环境: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的理论观照
“维稳压力”与“去污名化”——基层政府走向渔民环境抗争对立面的双重机制
2012年环境公共事件述评
从环境抗争到协同治理:ENGO在路径演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大川环境抗争·生物权力案例分析之三·
依情理抗争:农民抗争行为的乡土性——基于苏北若干村庄农民环境抗争的经验研究
网络赋权与环境抗争
文章目录
·
引言
·
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机会结构 一个本土的分析框架
分析框架的初步检验 以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为例
(一)N村铅中毒事件概况
(二)结构性政治机会与N村村民的环境抗争
(三)象征性政治机会与N村村民的环境抗争
·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