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制度变迁、利益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以湖南省X市Z地区为个案
作者:
陈占江
包智明
出版日期:
2014年9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1931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二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9.294-313
陈涛
崔凤
摘要:
面对环境侵害,湖南省X市Z地区农民环境抗争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沉默、经济转轨时期的私力救济,以及市场经济时期的依法抗争。该地农民的行动选择主要受制于政治机会结构以及国家、企业和农民之间所形成的利益结构的双重约束。我国的制度变迁将封闭的政治机会结构予以有限度的开放,又导致国家、企业和农民之间所形成的利益结构从一体转向分殊,两者的结构转型促发受环境侵害的农民从沉默走上抗争之路。然而,以发展主义为取向的经济制度与威权性格的政治制度之间的高度同构性决定了地方政府无法正确对待农民利益诉求,农民亦无力突破制度的桎梏。改革现行经济政治制度是化解农村环境危机、缓和国家与农民关系紧张的根本之途。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农村环境问题
农民环境抗争
利益结构
作者简介:
陈占江: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包智明: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 任,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学系主任、教授,社会学博士。
相关报告
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环境: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的理论观照
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和形成原因
地方权威的授权来源
政治机会结构与农民环境抗争——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的个案研究
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基于环境抗争的研究
农民环境抗争:一个初步的描述类型学
农民环境抗争的内在动力机制:以N村铅中毒事件为例
文章目录
·
引言
计划经济时期 环境问题初现与农民的集体沉默
(一)革命与建设 工业下乡的双重变奏
(二)工厂与农民 共生关系的形成
(三)集体沉默 农民的无奈抉择
经济转轨时期 环境问题加剧与农民的私力救济
(一)停滞与危机 下乡工业的结构性困境
(二)工厂与农民 从共生到紧张
(三)私力救济 农民的自我保护
市场经济时期 环境问题恶化与农民的依法抗争
(一)改制与转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下乡
(二)工厂与农民 从紧张到对立
(三)依法抗争 农民的生存策略
·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