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中产主义:社会建设突围政经市场的核心议题

作者:
颜烨
出版日期:
2011年7月
报告页数:
27页
报告字数:
27610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对话·争鸣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建设“建什么”、“如何建”的争论逐渐多起来,大体有民生事业论、社会管理论、社会结构论、社会重建论、社会组织论等几大主张。纵观市场转型以来,中国已然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观照波兰尼思想,是它们双重遮蔽和侵蚀了“社会”,“社会”需要发起自保自强运动。我们认为,中国工业化中期需要厘定一种“中产主义”理念思维(即社会结构“中产化”趋势),不断发展壮大中产阶级,助推“社会”突围,在“(中产)阶级”与“社会”共生共强中推进社会建设运动,也即“中产主义”是当下社会建设的核心议题。

关键词:

社会建设市场转型核心议题中产主义经济市场政治市场

作者简介:

颜烨:社会学博士,应急管理大学(筹)华北科技学院校区安全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北省社科优秀青年专家,主要从事安全社会学、应急社会学、社会结构、社会建设与治理研究。兼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国家安全生产应急专家,中国未来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总体安全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建设专委会、农村社会学专委会、劳动社会学专委会理事,中国公共安全科技学会应急管理专业工委会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安全社区工委会委员。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4项(其中重点1项、子专项1项、新文科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重大1项)。出版安全社会学、矿难社会学、安全现代化、中产化建设、应急社会学、应急管理史等主题类专著7部,发表各类论文130余篇;主持完成的项目或论著曾获省部级社科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5项。

文章目录
遮蔽与侵蚀 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形成及对“社会”的强势化
  • (一)经济市场的形成及强劲
  • (二)政治市场的衍变及强劲
  • (三)从“吞没双重”到“双重吞没”
突围与自保 社会建设需要“中产主义”理念作主导
  • (一)中产阶级的社会历史功能 对社会建设具有“发动机效应”
  • (二)“中产主义”思维 中国工业化中期“社会”突围与自保所必需
  • (三)“中产主义”思维 当下国内关于社会建设取向的纷争的统合
共生与共强 转型期社会建设与“中产化”趋势的互构推进
  • (一)改善民生事业 教育、就业、住房、社保是中产阶级和社会壮大的基础
  • (二)调整利益关系 城乡间、区域间、阶层间资源配置公平合理越来越重要
  • (三)保卫公共领域 中产阶级的公共性成长与整个公民社会的公共精神培育
  • (四)改革社会体制 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发挥中产作用,制约特权垄断力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