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迁居人口社会再适应及其促进机制——基于两个社区的案例研究

作者:
营立成
出版日期:
2019年12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8590字
所属图书: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北京自古以来是政策性人口迁居频繁发生的城市,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基于危旧房改造、棚户区改造、“村改居”推进城市化等进行过一系列政策性迁居安置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安置社区。本报告基于两个政策性迁居安置社区的研究表明,北京市内政策性迁居人口的社会再适应表现出复杂特点:在生计适应方面,呈现出食利化、低就业与内向化;在空间适应方面,居民们将原有的生活经验与习惯嵌入新的空间之中,因而表现出对新规则的不顺从;在关系适应方面,呈现出内卷化与“外斥化”;在文化适应方面,表现出身份认同的内在张力。基于此,应通过以能力建设应对身份焦虑,以机制创新化解空间矛盾,以增进共识缓和群体对立,以制度优化促进文化认同等手段促进政策性迁居人口再适应。

关键词:

社会适应政策性迁居回迁社区

作者简介:

营立成:社会学博士,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社会理论等。

文章目录
北京政策性迁居安置的实践机制
  • (一)危旧改造与政策性迁居
  • (二)棚户区改造与政策性迁居
  • (三)“村改居”与政策性迁居
政策性迁居人口社会再适应的现状特点
  • (一)两个案例社区简介
  • (二)生计适应:食利化、低就业与内向化
  • (三)空间适应:迁居易、从矩难
  • (四)关系适应:内卷化与“外斥化”
  • (五)文化适应:身份认同的内在张力
促进政策性迁居人口社会再适应的对策建议
  • (一)以能力建设应对身份焦虑
  • (二)以机制创新化解空间矛盾
  • (三)以增进共识缓和群体对立
  • (四)以制度优化促进文化认同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