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村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劳动力
作者:
刘河庆
出版日期:
2015年11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8911字
所属图书: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5年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1.110-133
蔡禾
摘要: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大中城市的数量以及城市人口规模不断上升。城市化在不断深入以及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很多大城市的“造城运动”带来的土地和能源供应紧张、交通拥挤、犯罪增加、环境恶化及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使如何引导城市化健康、合理、平稳发展成为政府及学界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些问题,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仅要着力推动城市以及小城镇的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同样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农村城镇化
回流劳动力
作者简介:
刘河庆: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系。
相关报告
大陆农村城镇化及存在的问题:以山西壶关常平村的城镇化道路为例
村庄整治的背景、理论依据和意义
破解“三农”问题的路径抉择: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职业化
我国农民为什么愿意离开村庄——农村城镇化的内在动力与村庄变迁的走向(2016~2017)
农村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概述
农村城镇化理论
农村城镇化中的生态效应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现状及管理创新
别样童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分析
我国“三农”新形势的特征和要求
文章目录
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指标构建
(一)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
(二)农村城镇化类型划分
(三)小结
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
(一)农村城镇化与本地劳动力
(二)农村城镇化与回流劳动力
·
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