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惠农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协调性研究

作者:
尹德挺 苏杨
出版日期:
2014年6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20275字
所属图书:
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3)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近些年北京农村地区强农惠农政策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冲击和影响程度,把握未来人口计生工作政策协调的重点和难点,并从政策制定和实施层面,有效建立惠民政策与计生基本国策的协调机制。本文的基本判断有以下几个。

第一,北京惠农政策与计生政策待协调问题涉及征地拆迁、农村集体资产配股、农村义务教育惠农政策、低保等若干领域。

第二,惠民背景下北京计生利益导向制度面临的重大挑战表现为:在政策制定环节,惠农政策的经济利益大于计生优惠政策,形成激励超生的利益导向;在政策实施环节,惠民政策的风险防范能力优于计生优惠政策,削减超生的现实成本;在政策保障环节,惠农政策的保障力度强于计生优惠政策,削弱了计生基本国策的执行效果。

第三,保持惠农政策与计生政策协调性的工作思路:树立“国策上位”理念,坚持计生基本国策不动摇;建立基本国策协调机制,在政策制定环节切实做到“以和为贵,兼顾优先优惠”;建立健全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做好惠民政策与计生优惠政策的“加法”;以人口计生网络为重要平台,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公共政策的协同中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协调基本国策惠农政策

作者简介:

尹德挺: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青年北京学者计划”、北京市重点人才计划,首批“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名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科研处处长兼学报编辑部主任,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社会建设研究会秘书长,博士后合作导师。发表论文100余篇。荣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10余篇咨询报告获中央及省部级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所授课程入选中组部干部教育“全国好课程”。

苏杨:1971年生,环境科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副总编辑。自2002年进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以来,在人口、资源、环境及自然文化遗产领域主持完成一系列课题,其中国家公园领域的课题11项、著作4本。2015年后,担任国家发改委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评审专家组成员、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首席专家。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资源、环境政策。近五年参与和主持的研究课题包括:“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研究”、“环境与健康管理体制机制调研和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研究”、“中国文化遗产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等。在《管理世界》、《改革》、《人口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经济学动态》、《自然资源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在《人民日报》、《中国发展观察》、《光明日报》、《中国改革》等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出版了《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中国流动人口管理报告》、《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等著作。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中国发展研究奖特等奖、一等奖多次。

文章目录
·问题的提出
·北京计生利益导向政策的主要类别
北京惠农政策与计生政策协调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 (一)严重抵消计生利益导向政策效应的惠农政策
  • (二)部分削弱计生利益导向政策效应的惠农政策
惠民背景下未来北京计生利益导向政策面临的挑战
  • (一)政策制定环节 惠农政策的经济利益大于计生优惠政策,形成激励超生的利益导向
  • (二)政策实施环节 惠民政策的风险防范能力优于计生优惠政策,削减了超生的现实成本
  • (三)政策保障环节 惠农政策的保障力度强于计生优惠政策,削弱了计生基本国策的执行效果
国内外政策协调的实践经验与借鉴
  • (一)日本和德国的经验 在政策制定之初确保“国策上位”
  • (二)美国援助贫困家庭的经验 建立地方政府和受惠个人的双重责任硬约束
  • (三)美国残疾儿童补助制度的经验 限制受益条件,强化政策甄别功能
  • (四)美国劳动力丧失者补助制度的经验 坚持政策的社会道德导向作用
  • (五)中国环保部的经验 区域限批
  • (六)小结
把人口计生政策协调问题纳入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
  • (一)改善民生背景下政策协调的基本原则
  • (二)人口计生工作中的政策协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