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青海扶贫开发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
作者:
葛岩清
杜青华
出版日期:
2012年4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7074字
所属图书:
2012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4.213-221
苏海红
孙发平
赵宗福
摘要:
近年来,青海的扶贫开发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根据国家新的扶贫开发政策,青海98%以上的面积属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十二五”期间尚有最贫困的138.36万扶贫开发对象。加之自然环境严酷,自我发展能力较差,因灾因病返贫率高,扶贫开发面临新的更大挑战。贫困重点区域集中、生存条件恶劣、贫困人口综合素质低、收入差距大等问题是当前青海扶贫开发中的难点。
关键词:
对策建议
灾后重建
难点分析
青海
扶贫开发
社会扶贫
作者简介:
葛岩清: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
杜青华: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政策研究。
相关报告
灾后社区扶贫模式
宁强县玉泉坝村“5.12”灾后重建案例
汶川县席草村灾后可持续生计发展案例
彭州市灾后社区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索案例
青海物价运行态势分析与展望
青海培育市场主体问题研究
防灾减灾/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的理论解析
青海科技发展状况分析与展望
青海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形势及对策建议
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思考
文章目录
青海扶贫开发现状分析
(一)资金投入和政策措施更加有力
(二)扶贫开发实践经验日益丰富
(三)社会扶贫形式和内容不断拓展
(四)玉树贫困村灾后产业恢复重建实现推进
青海扶贫开发面临的主要难点
(一)贫困区域分布集中
(二)生存条件恶劣
(三)贫困人口综合素质较低
(四)地方经济支持扶贫开发能力有限
(五)收入差距大
青海扶贫开发实现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发展产业为核心,着力拓宽贫困地区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二)以基础设施为抓手,着力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发展
(三)以强化服务为保障,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四)以完善机制为关键,着力优化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