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降低农村因病致贫人口医疗刚性支出的对策建议

作者:
王爱丽 刘明明 王澜诺 李守岩
出版日期:
2017年1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5537字
所属图书:
黑龙江社会发展报告(2017)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主要围绕怎样降低齐齐哈尔市县域农村因病致贫人口的刚性医疗支出展开,针对减轻农村因病致贫人口医疗负担(重点贫困人口的政策覆盖)、政策接续的有效性(卫生和民政等救助措施能够有效对接)、对大病和慢性病分类救治(医保资金池的有效分配)、深化县域卫生配套改革(增加有效医疗供给)、发展应用健康扶贫大数据(有效监测提早预防)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因病致贫医疗刚性支出

作者简介:

王爱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黑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梯队社会学专业带头人,省文化名家,省高级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担任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重大委托1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在《社会学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曾获黑龙江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家级学会一等奖1项。

刘明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学会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社会学会社会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历史社会学和城市社会学研究工作。代表论文有《本体·认识·方法:社会学本土化的三重反思》《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后知青时代的集体记忆》等10余篇,其中多篇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转载。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15项。完成研究报告30余篇,其中3篇获得时任省部级领导批示、10篇获省相关部门采纳。

王澜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学、基层社会治理。

李守岩: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社会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文章目录
齐齐哈尔市因病致贫现状
  • (一)因病致贫程度深
  • (二)因病致贫占比大
  • (三)地域分布不均衡
降低齐齐哈尔市医疗刚性支出的制约因素
  • (一)信息整合程度低,帮扶措施落地难
  • (二)政策倾斜力度弱,减负作用难发挥
  • (三)保障扩容覆盖不足,兜底作用待加强
  • (四)卫生配套改革跟进慢,服务能力待加强
对策建议
  • (一)救助窗口前移,经办服务人性化
  • (二)政策精准倾斜,保障待遇靶向化
  • (三)兜底措施提标,制度覆盖全员化
  • (四)同步卫生改革,资源配置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