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深圳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工作现状及思考

作者:
吴洁红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6393字
所属图书:
深圳社会治理与发展报告(2017)
摘要:

获取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施行。该修正案正式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确定为刑事罪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二是有能力支付而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且数额较大,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本文总结了深圳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工作概况,分析了企业欠薪问题的主要成因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的特点、难点,并针对当前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报酬财产转移欠薪违法代价企业欠薪问题

作者简介:

吴洁红: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执法监督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劳动监察与执法。

文章目录
深圳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工作概况
  • (一)加强执法协作,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 (二)建立联席会议,加大部门协调配合力度
  • (三)出台工作指引,提升查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行政执法效能
  • (四)开展专项行动,集中力量重拳打击
  • (五)加强信用建设,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信息公开力度
  • (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企业欠薪问题的主要成因
  • (一)相比其他资金成本,欠薪成本较低
  • (二)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 (三)欠薪违法代价低
  • (四)劳动监察执法力量薄弱,行政执法手段有限
  • (五)政府部门联合治理欠薪工作的机制尚待完善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的特点及难点
  • (一)案发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
  • (二)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方式隐蔽
  • (三)案件衔接难度大,取证困难
  • (四)欠薪者不逃匿,存在法律适用壁垒
  • (五)嫌疑人躲藏逃匿,给抓捕结案带来困难
进一步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部门联动机制,确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工作有效衔接
  • (二)治安、反恐及维稳一体化防范
  • (三)健全信息通报机制
  • (四)加强对疑难问题及新型问题的研究
  • (五)突出重点,积极解决建筑行业企业欠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