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香港青少年网络人际模式初探

作者:
陈之虎
出版日期:
2010年10月
报告页数:
12页
报告字数:
11844字
所属图书:
信息时代新青年议题:理论、政策与实务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网络人际的发展一直是网络文化中备受关注的课题。过去不少论者认为网络世界无界限的联系,加上身份的隐蔽性,会促使大量陌生人在网络上结交,建立实质的网络人际世界,并慢慢取代旧有的人际交往模式。然而,突破机构过去八年的多项青少年网络研究显示,香港青少年网络人际的模式朝相反方向发展。2000年至2007年的五项网络研究综合显示,与陌生人在网络上交往已非香港青少年网络人际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熟识群体之内的人际互动模式。2004年的网络友谊研究指出,本地青少年对与陌生人的网络交往,多抱着随意和纯粹找寻倾谈对象的心态进行;交往是随意和片面的,参与者多着重表达自己,彼此较少深入地了解或向网外扩展,因此交往一般只能维持较短的时间。相信此类交往是青少年成长中寻求自我表达的延伸,并非实质性的人际交往。2005年的研究显示,本地青少年已逐步将网络平台融入日常见面的友伴交往之中,新兴网络媒体给他们搭建了向友伴表达需要和内心感受的平台,从而加强了人际沟通;青少年善用Blog及网上日记的平台,来填补面对面(face-to-face)人际交往中未能达至的深层表达和彼此了解,因此数据显示七成多参与者通过网络交流后,增进了熟识群体中朋友间的彼此了解和关心。

关键词:

香港青少年网络人际模式

作者简介:

陈之虎:

文章目录
·网络人际发展的争议
·必须以使用与满足来源来理解媒体行为
·发展网络友谊没有改变与友伴交往的习惯
·随意和片面的本地网络友谊
·对网络关系没有期望、着重表达自己
·友伴共同参与网志、在熟识群体内流传
·开放的空间、进行内部性的人际交往
·网络成为补充熟识人际群体沟通不足的渠道
·总结和研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