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从承德地区看稳定低生育率的机制
作者:
王金营
出版日期:
2009年1月
报告页数:
5页
报告字数:
4663字
所属图书:
八百万人的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1.463-467
王丰
顾宝昌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之初,我国妇女生育率便进入低水平状态,总和生育率大大低于更替水平,近些年来研究者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形成低生育水平的因素及其机制的研究,同时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和考虑我们的生育政策是否应该进行调整,何时进行调整,调整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能不能长期保持低生育水平而不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笔者近年来对承德和邯郸农村地区居民的生育行为和意愿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到实行二孩生育政策的地区居民生育行为和生育意愿的转变和现状。
关键词:
生育政策
低生育率
承德
作者简介:
王金营:
相关报告
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与政策调整
为什么一个就够了?
河北承德融入“两区建设”水环境治理研究
关于承德农村实施“二孩”政策效果调查报告
点评一
点评二
低生育率的社会学后果研究
第二次人口转变与中国低生育率研究
我国低生育率理论与生育抑制因素
我国低生育率与鼓励生育的家庭政策
文章目录
·
1.调查中我们获得的主要结论
·
2.二孩政策地区低生育水平的形成机制
·
3.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