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关于承德农村实施“二孩”政策效果调查报告

作者:
王金营 徐蕾 杨江澜 李颖 王春蕊 康辉 马晖 郝国蕊
出版日期:
2009年1月
报告页数:
66页
报告字数:
59181字
所属图书:
八百万人的实践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那么,在二孩生育政策下,承德实际生育水平低于政策生育水平,其生育水平降低的机制是什么?二孩生育政策的效果、收益是什么?这样的二孩生育政策能否推广开来?能够为全国性生育政策的调整提供怎样的启示?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我们开展了对承德农村地区实施二孩生育政策效果的调查和案例研究,为了更加具有说服力,我们同时选择执行“一孩半”政策、经济相对较好的邯郸农村地区进行对比研究。这里选择邯郸的目的在于验证:在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水平相接近的地区,由于宽松的生育政策,与农民的生育意愿相接近因而能够实现政府预想目标,较严格的生育政策与农民的生育意愿有较大差距因而不能达到预想目的。同时,两地实际生育水平相当,通过比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受教育状况、生育观念的差异等,能够更好地说明生育政策转变的条件或时机等。
关键词:

农村二孩政策承德

作者简介:

王金营:

徐蕾:

杨江澜:

李颖:四川省安全社区建设推进办公室。

王春蕊:

康辉:

马晖:

郝国蕊: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调查组织实施
调查基本情况
  • 1.被调查者年龄结构分析
  • 2.户籍类型分析
  • 3.婚姻状况分析
  • 4.受教育程度
  • 5.家庭经济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
  • (一)生育行为分析
  • (二)生育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 (三)结婚年龄、初育年龄和生育间隔分析
  • (四)生育意愿分析
  • (五)不同理想生育孩子数的原因分析
  • (六)二胎问题分析
  • (七)群众对计生工作满意度的统计分析
人口社会效果评判
  • (一)生育状况
  • (二)出生婴儿性别比分析
  • (三)人口年龄结构分析
  • (四)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转变 社会效果之一
  • (五)“二孩”生育政策有利于干群关系融洽 社会效果之二
承德地区低生育水平的形成机制和存在问题
  • (一)承德地区低生育水平的形成机制
  • (二)农村计划生育面临的问题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