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劳动关系中的正式制度:三种理论视角(1979~2017)

作者:
朱妍
出版日期:
2018年6月
报告页数:
28页
报告字数:
25864字
所属图书:
组织中的支配与服从:中国式劳动关系的制度逻辑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劳动关系的实质是什么?在何种情况下,雇员与雇主能够在理念上达成一致?什么条件可以激励雇员将老板和企业的利益认同为自身利益,并让渡自己的忠诚和努力?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够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管控模式,而有些企业却无法做到,甚至需要面对持续不断的怠工和抵抗?这些问题困扰着政府、雇主和劳动关系研究者。
关键词:

劳动关系合作主义效率工资法律中心主义

作者简介:

朱妍: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博士论文获2017年“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曾求学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挪威奥斯陆大学教育学院,现就职于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学与组织研究,关注组织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涉及组织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机制、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组织忠诚的影响因素、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激励模式等。在《社会学研究》、《青年研究》、《中共党史研究》、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文章目录
第一节 效率工资理论
  • 效率工资理论及其经验证据
  • 效率工资理论的解释局限
  • 效率工资理论的新进展:观念、准则与合法性
第二节 合作主义理论
  • 合作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 合作主义理论的局限
  • 寻找“非市场性制度”:评价合作主义理论
第三节 法律中心主义理论
  • 法律中心主义的特点及局限性
  • 劳动法制化进程中的中国
·第四节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