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我国信任、情感与社会结构

作者:
罗朝明
出版日期:
2017年12月
报告页数:
20页
报告字数:
2606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第13辑
摘要:

信任之于个人生活与社会存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已有研究似乎并未能使我们更真切地理解信任本身。通过批判性反思以往经验研究概念化信任的不同进路及其弊端,本文发现信任绝不只是一种基于结果预测、利益计算或理性选择的认知判断现象,而是一种有其认知、情感与行动维度的社会事实,它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情感。与此相对应,所谓信任危机的实质也绝不只是人们从理性计算或认知判断而来的普遍的彼此互不放心,而是一种充斥于全社会的存在性焦虑或恐惧。这种焦虑或恐惧的根源,在于不恰当的社会结构安排、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设计和不友善的社会生存氛围。因此,信任危机的治理,面对的不只是一种“社会病态”,更是一个“病态社会”。

关键词:

信任信任危机社会情感存在性焦虑结构性处境

作者简介:

罗朝明: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文章目录
·似是而非的信任:对以往经验研究的反思
·把情感带回来:作为社会事实的信任
·信任危机的实质与化解:从社会结构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