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民间机构管理模式及服务成效分析——以北京市“寸草春晖”老年心理服务中心为例
作者:
北京市民政教育管理学院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12年10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9827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发展报告(2011~201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10.251-263
冯晓英
李伟东
摘要:
本文研究了北京市民间机构管理模式,并以北京市“寸草春晖”老年心理服务中心为例分析了其服务成效。首先分析了“寸草春晖”的机构管理情况,其次分析了“寸草春晖”服务内容,再次总结了“寸草春晖”的启示,最后阐述了迈向政社合作的社会服务体系的有益途径。
关键词:
北京市
管理模式
民间机构
服务成效
“寸草春晖”老年心理服务中心
作者简介:
北京市民政教育管理学院课题组:
执笔人:郭苹、刘海霞、张英姬。课题组成员:郑虹、王旸、明小清、丁宏杰
相关报告
一种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的新型“孵化器”——以北京朝外地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基地为例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村社会工作者胜任力模型试探——以广州市民政局中新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试点项目为例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服务满意度评价分析
服务项目设计的累加性:巩固服务成效
中国服务成效的提升方向
中国服务成效研究总结与展望
村庄的家族政治:权威、利益与秩序——华西村个案研究
探析我国政府临时性聘用人员管理的“龙岗模式”
广州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对比研究——基于“以证管人”的思考
北京慈善事业管理机制的创新
文章目录
“寸草春晖”的机构管理分析
(一)战略管理
(二)组织管理
(三)服务管理
“寸草春晖”服务内容分析
(一)心理咨询服务
(二)社区服务
(三)志愿服务
“寸草春晖”的启示
(一)政府支持是民办非企业组织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人员队伍的稳定是非营利组织目标实现的充分条件
(三)打造项目品牌、突出机构特色是机构的立足之本
(四)专业服务与志愿服务的有机结合使服务内容多样化成为可能
(五)不同服务方式的有效使用可以促进服务目标的达成
迈向政社合作的社会服务体系的有益途径
(一)完善政府服务社会的体制机制
(二)打造高质量的社会服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