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北京市应急能力建设分析

作者:
殷星辰 熊炎
出版日期:
2011年3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105字
所属图书:
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0~201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北京市坚持以“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为核心,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为主线,建立应急管理“五大体系”,形成“北京模式”。

关键词:

北京模式应急能力

作者简介:

殷星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社会治理、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等。主持完成“平安北京建设研究”“构建首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研究”“首都群体性事件媒体应对措施研究”等多项课题,出版《城市反恐研究(三卷本)》《城市反恐怖行动概论》《天网:北京奥运社会面安保遗产研究》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7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

熊炎:熊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应急管理、组织理论。熊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治安、应急管理。

文章目录
·引言
北京市应急能力建设的举措
  • (一)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 (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 (三)应急信息体系建设
  • (四)宣教动员体系建设
  • (五)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北京市应急能力建设的启示
  • (一)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
  • (二)快速处置,应对效果明显
  • (三)团结协作,积极支援各方
  • (四)应急联动,有效整合资源
  • (五)广泛参与,积极发动群众
当前北京市应急能力建设的重点
  • (一)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工作
  • (二)深入开展相关理论研究
  • (三)继续加强应急管理的科普宣教与培训工作
  • (四)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建设
  • (五)推进应急指挥系统上下延伸
  • (六)推进应急资金、物资、队伍等保障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