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及用网保护

作者:
叶俊 李沐芸
出版日期:
2022年11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0809字
所属图书:
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对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和权益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前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从网络安全教育、互联网平台保护和法律法规保护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网络安全未成年人用网保护

作者简介:

叶俊:新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新闻学研究室副主任,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思想理论写作组成员,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从事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互联网与青少年发展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交办项目等20余项。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拔尖人才称号,多次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信息对策奖、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

李沐芸: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学生。

文章目录
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基本状况
  • (一)低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对网络安全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了解程度与年龄成正比
  • (二)城乡未成年人接受网络素养课程情况相近,整体水平偏低
  • (三)高中阶段的未成年人更愿意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公布个人真实信息,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爆照”意愿最强
  • (四)聊天和朋友推介是未成年人在网上认识新朋友的最主要方式,未成年人对网络自动推荐的朋友交友意愿低
  • (五)与亲戚同住的未成年人更容易与网上认识的新朋友在现实生活中见面,安全隐患最大
  • (六)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设置安全级别较高的网络密码的意识较弱,安全意识与年龄成正比
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 (一)未成年人上网时主动使用儿童模式或青少年模式的情况很少,高中阶段的未成年人尤甚
  • (二)监管情况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交情况,由亲戚监管的未成年人最易与网友线下见面,安全隐患大
  • (三)与父母关系不好的未成年人在网上遇到危险时向父母的求助意愿很低,更易遭受网络暴力等侵害
  • (四)未成年人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认识普遍不足
  • (五)低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更愿意与通过网络认识的人交流,网络安全隐患更大
未成年人用网保护的对策建议
  • (一)系统建构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体系
  • (二)全面建构互联网平台保护体系
  • (三)积极完善未成年人互联网法律保护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