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上海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状况研究

作者:
魏莉莉 裘晓兰
出版日期:
2019年1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2616字
所属图书:
上海社会发展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为了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及身心全面发展,上海各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上海未成年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取得较好发展,具体表现为未成年人品德发展良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具有较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较高的艺术修养,未成年人关注城市发展,愿意积极参与社会建设等。同时,上海学校德育推进扎实,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凸显,校外活动场所覆盖面扩大,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可以说,上海正努力朝着儿童友好型城市迈进。当然,未成年人睡眠和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学业压力大、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

未成年人成长发展儿童友好

作者简介:

魏莉莉: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裘晓兰: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志愿服务、青少年问题等。

文章目录
·研究背景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未成年人成长发展新特征
  • (一)未成年人品德发展良好,修身活动成效显著
  • (二)未成年人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科学素养获得提升
  • (三)未成年人具有较广阔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初步形成
  • (四)未成年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有所提升
  • (五)未成年人关注城市发展,愿意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 (六)学校德育推进扎实,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凸显
  • (七)家庭物质基础良好,亲子关系融洽和谐
  • (八)校外活动场所覆盖面扩大,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挑战与建议
  • (一)未成年人睡眠和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家校合力仍需加强
  • (二)学业压力依旧显著,减负改革期待新突破
  • (三)未成年人学习兴趣有待提高,教学改革仍需深入
  • (四)未成年人闲暇质量不高,闲暇教育有待加强
  • (五)网络对未成年人存在不良影响,媒体素养教育仍需加强
  • (六)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使用率偏低,便捷性有待提升